销售热线:0574-65338001
客服QQ:761721132
我国气动技术发展的瓶颈

1.缺乏人才与技术队伍
近20年来,我国大学未继续设立专门的气动技术专业(过去曾设立流体传动与控制专业)。尽管许多高等院校都设立机电一体化专业,但既不能像过去流体传动与控制专业那样能给予基础的气动专业知识。又不能与当今国际上实际发展的“机电一体化”相接轨。

另外。缺乏教师队伍,老的教师队伍知识老化,新教师未接触过气动技术;缺乏教材,目前各高等院校无一本适合的教科书;企业缺乏管理层面高端领军人物,缺乏对气动技术新的认识,由此缺乏公司宏观和微观的发展规划。

2.缺乏对气动行业发展的认识、管理与规划
一是企业主缺乏对气动技术发展趋势及变化上的认识。
二是缺乏对气动行业的适合管理方法、规章和企业高管人才。
国际上气动技术被称“机电一体化技术”,或被称“特别精密技术”,涉及机械、电子、流体力学、真空、传感器、压电技术、工程塑料、视觉系统、通信与信息处理等跨各学科,这就意味着对技术的发展应有一个宏观和具体的开发计划和步骤。而国内民营企业仅生产气源处理i大件,气缸,电磁阀,气管和接头为主的产品,质量较差,靠低廉价格,先期的仿制赚得钱,偿到甜头,只求在低端市场求发展,热衷于“贴牌生产”,不重视企业管理和技术人才。

三是缺乏对企业发展的长期规划,有的还无长期扎根在气动市场的决心和信心,“急功近利”,仿冒泛滥;还停留在初期的那种靠批量、靠低价劳动力的建厂路线。
国内气动厂商长期不能突破基础配套件质量瓶颈束缚,如气动产品配套用缸筒型材,端盖的压铸件、密封件、弹簧、去毛刺、表面处理工艺等一系列配套件质量没得到解决。无品牌影响,也无建立自己品牌的正确意识。企业小,但又都不愿走联合之路,分散生产,同质化恶性竞争,无规模化企业。
国家各部门对液压、气动、密封件基础件的重视2009年国务院发布的《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提出“坚持发展整机与提高基础配套水平相结”的发展战略以来,2010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继后,2010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机械基础零部件产业振兴实施方案》,已经将
发展基础零部件产品列入产业调整和振兴的主要任务,液压、气动产业的发展已被提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关系到我国装备制造业科学发展的战略高度。

近日,一份由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起草的《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十二五”发展路线图》,以清晰、具体的步骤剖析智能制造装备业与液压、气动技术的关
系。其中提到:为了实现制造过程智能化,突破9大关键智能基础共性技术,把8项智能测控装置与部件的研发和产业化作为核心,准备经过5~10年的努力,形成完整的智能制造装备产业体系。

9大关键智能基础共性技术是:
1)新型传感技术;
2)模块化、嵌入式控制系统设计技术;
3)先进控制与优化技术;
4)系统协同技术;
5)故障诊断与健康维护技术;
6)高可靠实时通信网络技术;
7)功能安全技术;
8)特种工艺与精密制造技术;
9)识别技术。
8项智能测控装置与部件的研发和产业化有:
1)新型传感器及其系统;
2)智能控制系统;
3)智能仪表;
4)精密仪器;
5)工业机器人与专用机器人;
6)精密传动装置;
7)伺服控制机构;
8)液气密元件及系统。

由《机械基础零部件产业振兴实施方案》可见,我国工信部把液压气动列入国家装备制造业振兴规划之中,液气密元件及系统也已经被列入8项智能测控装置与部件的研发及产业化中。目前,国际上著名气动厂商在开发自己产品时,已经大量、熟练地运用模块化、低功耗、集成化、智能化、故障诊断、通信网络技
术、识别技术、传感技术、嵌入式控制技术、系统协同等技术。由此可见,我国工信部对气动技术的使命都体现在对智能装备制造业的要求之中,明确、清楚。
把气动技术融入于机电一体化立场出发,也体现在对智能装备制造业的振兴中。我国的气动行业需要参考先进工业国家气动厂商的产品技术参数,及产品的测试方法,尽快制定出属于自己的高标准的产品技术参数,并采用国际上先进气动厂商正确的测试方法。
中国的气动技术发展也将秉承世界气动技术的发展之路,重新认识的气动技术的复兴之路将由此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