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热线:0574-65338001
客服QQ:761721132
国际上气动技术的发展趋势

国际上气动技术的发展趋势是通过全盘机电一体化,并集合机械、电子、流体力学、真空、传感器技术、压电技术、工程塑料、视觉系统、通信与信息处理等跨各学科为一体的综合自动化控制技术.提供整套自动化解决方案及系统(即插即用技术)。需要阐明的是,气动技术正在升化、变革,不可从字面上来理解气动技术原来的服务功能范围,当今,一批国际上领先的气动厂商,把产品和服务都衍生到电驱动产品、传感产品,以及电控制等工业自动化整套解决方案之中。并把电驱动产品(步进马达、伺服马达等)、电控系统产品(PLC控制器、现场总线、以太网等控制)全部纳入公司的样本目录。气动技术开始走向工业自动化整套解决方案之路。
选用气动技术解决方案,势必涉入到需对比其他工业自动化解块方案的优劣;谈气动技术发展趋势,也势必会全盘审视、探讨工业自动化整体发展大趋势。这就是如今气动技术升华的概念。

如果说20世纪80、90年代,气动技术以气动产品的小型化、微型化、模块化、低功耗、集成化、智能化、标准化、延长使用寿命为重点的发展方向。那么2l世纪,或者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发展的重点则将是低碳化(气动节能)、机电一体化(气驱动与电驱动的组合)、系统化(即插即用),强调诊断/监测,不管是气动或非气动的自动化元器件的开发,都必须考虑通信膨断功能的统一接口界面,确保各种技术能无缝组合,真正实现机电一体化技术,为提供整套自动化解决方案服务。
综上所述,气动技术已经朝着真正机电一体化方向——一条工业自动化整体发展的方向发展。

气动元件

气动节能技术

过去,人们认为液压驱动的工作介质——液压油是需花钱买的,而气动驱动中的压缩空气一度被认为是免费的,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或者说是非常低廉的,由此,造成的浪费非常巨大。21世纪后,国外许多气动厂商及研究机构开始认识到压缩空气是非常贵的,空压机所消耗的电能,仅有19 %转化成压缩空气,剩下的81 %转化为热能,1 m3压缩空气成本视不同空压机效力,我国约0.08~0.11元。而电驱动产品的成本又在不断下降,因此,在考虑驱动方案时,是否采用气缸?或是电驱动?存在着比较和选择。在气动元件开发、系统设计上,开始计较有效耗气指标,如何节约压缩空气无谓消耗,如省空气的真空发生器,带导向装置的气动驱动器,阀岛等一系列气动节能产品;同时,还包括如何消除泄漏,如何提高空气质量,减少元件提早失效的漏气,气动系统的节省耗气设计等等。一项全面气动节能技术的工作开始了,气动元件低碳化是气动技术发展的指针,以后气动元件的开发及系统设计都将围绕着这一前提进行。

电缸及电驱动系统

由于电驱动的技术日趋成熟和成本的下降,压缩空气成本昂贵,使得原排斥电驱动产品的气动行业,开始研发并销售与气驱动相融合的成套电驱动技术,包括电驱动轴,步进电机、步进电机控制器、伺服电机、伺服电机控制器,以及气驱动与电驱动之间的互相模块化联结系统,并纳入一些国外公司的销售产品样本目录中,最终得以实现提供整套自动化解决方案。如德国的Festo公司、Bosch公司,美国的Parker公司,在电驱动产品,模块化的抓取系统产品上系列齐全。而日本的SMC公司、CKD公司等也有部分电驱动产品。

需要说明的:对电驱动产品开发的先进设计思想是,以模块化抓取系统为轴心。开发立柱式、门架式和悬臂梁式几大主要抓取模式。当电驱动产品还没有ISO国际标准情况下(连接尺寸),有杆电缸参照现有气缸的国际标准(如:有杆电缸参照ISO15552国际标准气缸),是气动元件制造厂商销售电驱动产品的一大优势。同时,也看到目前无杆气缸还没有形成ISO国际标准,这将给无杆的电驱动产品的接口标准化带来困难和障碍,应引起业界人士的重视。

模块化的抓取系统

在上述电驱动产品中已经提到模块化的抓取系统,电驱动可以单独一个轴向方向运动,也可以X-Y或X-Y-Z三轴向运动。而模块化的抓取系统指的是多轴方向的运动标准化模式,以气驱动和电驱动互相结合的方式,以即插即用的形式出现在客户面前。当生产流水线上,需生产不同规格产品时,模块化的抓取系统仅改变某一个部件或增加某一部件便能满足生产要求。在电子行业、小零部件装配业及高节奏的自动流水线应用十分广泛。这类模块化抓取产品常以带导向装置的驱动器为基础(气驱动/电驱动),带有一个公共的接口界面(包括带现场总线接口界面),是符合现代自动流水线上一门模块化系统产品,是今后的发展趋势。

创新产品的开发

在气动节能、提供整套自动化解决方案及系统的思想指导下,需要开发一系列创新产品,如:带分散与集中的控制并具诊断功能的模块化阀岛,气动压力比例阀,气动流量伺服阀,2 ms高速开关阀,“压电芯片技术”制造的微型电磁阀或气动比例抓手,气动人工肌肉,带导轨的模块化导向系统装置,适合于生物、医药、医疗卫生及食品的气动元件等。创新产品开发中十分强调食品生产过程的卫生标准,继续加大对新产品、新材料及新工艺的开发研究与应用。